2018最强风口,不是地产,不是芯片,竟然是它!振荡中持续强势,后市这么看丨2018中期策略

时间:18年06月22日 作者:新财富综合

 

2018年是医药行业的大年。如果说2016年和2017年,“喝酒”行情是市场的主流的话,那么2018年,焦点无疑都放在了“吃药”上。无论是泰格医药(300347)、片仔癀(600436)、爱尔眼科(300015)等龙头股的上涨,还是药明康德(603259)上市后的十六连板,都说明了市场对于医药行业的估值预期在近一步的提高。

好消息是,在各家分析师看来,下半年“吃药”行情还将延续。经历了前几年医药行业改革的阵痛后,未来的医药行业将有着更加光明的前景。

医药行业的投资价值虽然很大,但是细分行业很多,这也造成了投资者们对于标的选择的困难。所以本篇文章,我们一方面会整合各券商分析师对于下半年医药行业的看法,另一方面也会帮助投资者梳理医药行业中各细分领域的投资逻辑。

 

 

一、行业展望

从指数来看2018 年年初到 6 15 日,医药板块上涨 5.53%,同期沪深 300 指数下跌 6.88%,申万一级子行业中 3 个板块上涨,25 个板块下跌,医药在 28 个行业中排名第3 位,仅次于休闲服务和食品饮料。医药子行业中,涨幅最大的是医疗服务,上涨 15.34%,涨幅最小的是化学原料药,下跌 1.81%

从上市公司业绩看2018Q1 收入增速 23.7%,扣非净利增速 31.1%,创近年来新高。平安证券认为医药增速回升主要是因为上一轮招标基本完成,降价因素消除,药品价栺企稳。

从估值来看,截于 2018 6 15 日,医药板块估值为 35.06 倍(TTM,整体剔除正负值),对于全部 A 股(剔除金融)的估值溢价率为 55.96%目前估值溢价率高于历史均值 55.44%,但医药股仍存在估值提升的空间。

 

接下来我们借助兴业证券的视角,来看看医改政策的大格局:

 

 

同时针对改革的三个方面,兴业证券也有自己的观点:

1)药审改革:框架已定,继续推进。药审政策发力改革三年之后,整体框架已经形成,优质行业增量已开始稳步释放。其中主要的变化有:审评速度极大改善,药品申请积压情况已经基本消除;特殊品种持续受益常态化优先审评,2018 年下半年有望集中进入收获期,相应企业将优先享受产品增量的行业红利;一致性评价加速药品“供给侧”改革,陆续获批品种利好逐渐释放。中短期来看,率先通过一致性评价的高壁垒仿制药在良好市场格局中将有望优先享受政策红利,具备阶段性机会。中长期来看,制剂国际化企业凭借出口品种转国内申报的政策优势,有望优先批量通过一致性评价,此前已上市和未上市的产品均获得利好。长期来看,普药龙头企业将受益于一致性评价带来的集中度提高,有实力的优质普药企业将优先完成一致性评价,抢占普药类市场有限的准入名额,获得市场份额提升,尤其可以关注其工商联动的加成效应。同时从一致性评价本身需求来看,2018 年下半年将进入 BE 确认高峰,提供一致性评价服务的 CRO 企业同样值得关注。

2)医保改革:箭在弦上,引人关注。随着医保“广覆盖”的实现和老龄化的加剧,医保投入的增速也明显下滑,2011 年开始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医保控费,医保控费也成为过去几年医药行业投资的关键词。未来在精细化控费、临床路径管理、药占比控制的驱动下,医药行业结构性分化将是长期趋势,品种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大,临床用药结构性机会凸显。其中,重大疾病、慢性病等临床治疗性刚需用药被大量纳入支付范围,我国用药结构在多重政策干预下有望逐步分化并趋向合理。总体来看,2017 年医保目录两次调整均体现了国家对高端创新药在医保支付端的大力支持,随着新版医保目录推行,医药市场结构性受益标的利好逐步凸显。中药中效果不明确的处方药、化药中的部分辅助用药、存在单一品种以来风险的高值耗材都有可能面临越来越大的监管挑战,而高端治疗性用药和部分进入医保的创新药则有望乘势而上,成为结构性调整的受益者。

3)医疗改革:任重道远,前景可期。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新医改工作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近年来政府出台的多项医改政策无不坚持了保基本、强基层的策略,分级诊疗势在必行,同时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也成为医改深入的重要保障。在医药分家和分级诊疗的大背景下,让医院回归医疗本质,让医院体系效率提升已成为万策之本。

 

海通证券认为医药股此前上涨有三个原因:

1. 一季报有批量质地较好的公司超预期,比如CRO、医疗服务、流感带来的OTC、疫苗板块等,多家龙头公司的业绩持续向好;

2. 其他板块缺乏热点和机会带来的资金聚集效应

3. 2月初医药股行业估值为近三年最低,增量资金涌入

而接下来他们判断:

1.从事件驱动到业绩驱动:5-7月上旬处于业绩真空期,事件驱动行情下,建议关注更新事件较多的标的,如新药临床进度推进、外延并购进展等;7月下旬-8月中报相继披露,我们建议关注业绩高增长公司的股价表现;

2.板块进一步分化,坚持年度策略观点:随着下半年起港股生物企业上市,A股创新药行情有望持续维持;三保合一,定价/支付政策红利,有望催生一致性评价及基层放量逻辑;医药医疗消费升级,未受医保控费影响的非药龙头随业绩披露成为热点。

 

而中信建投的看法更为明确,他们认为下半年的机会应长期看好优质赛道的好公司,关注基本面改善的方向。

 

二、细分领域

1.兴业证券(2017年新财富医药行业第一名)

整体而言,2018年下半年医药的超额收益将会持续,预计全年医药板块业绩增速也有望超过 25%,为近年来最高水平,这也是医药行情能够持续的最重要因素。从各细分领域来看:

1)创新药:新药审批加速,国产创新药有望进入成果密集收获期。在多项药政改革齐头并进的大背景下,中国的药物审评制度已经与海外规范市场基本接轨,创新药的审批已从“中国新”走向“全球新”。随着创新受到资本市场投资者的日益追捧,估值体系也已从基于 PEG 的产品-销售模型变为了基于 Pipeline DCF 折现模型,创新药的研发进展已经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与关注,相关公司开始出现明显的研发溢价,CROCDMO 等整条创新药产业链相关的“卖水人”也同时收益。与此同时,海外产品的加速上市,国内企业 License-in 模式的不断创新也为企业在创新药领域的布局展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基于学术推广的销售能力在未来也将受到更高的关注。

2)品牌 OTC:提价、放量、发展衍生品,增长值得期待。此轮消费升级推动需求不断增加和企业经营环境改善,品牌 OTC 和具有资源稀缺性的高端健康品,享受到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龙头企业市占率不断提升的红利。

3)连锁药店:处方外流+并购整合,塑造消费升级新载体。未来中国药店将从传统的药品零售商向平台型服务商转型,围绕用户需求,不断增加新的增值服务,将买药的低频需求变为高频需求,将入口流量牢牢黏住变成有效流量,并寻求多种盈利模式,表现为品类经营的多元化及提供更多医疗服务。

4)高端医疗服务:用优价获得优质服务。在消费升级+医保控费的逻辑下,未来多年医药行业都将面临用药结构从传统利益性品种向治疗性刚需用药的升级过程,高端治疗性用药和部分进入医保的创新药则有望乘势而上,成为结构性调整的受益者;对于院外品牌 OTC 及高端医疗服务,在消费者需求增加及对于价格的敏感度日益降低的双重推动下,龙头企业将迎来行业大发展。

5)高端疫苗:重磅品种迎来爆发式增长。从供给端来看,近年来,随着多个高端疫苗品种(包括多联多价苗和新型疫苗等,绝大多数是二类苗)相继获批,公众对该类疫苗可及性得到满足。从需求端来看,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预防疾病意识的提升等多个因素叠加,消费者对高端疫苗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该类疫苗接种率逐步提升有望驱动疫苗行业快速发展。

6)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与优先审评带来新的游戏规则。相比创新与消费升级两个“蓝海”,仿制药领域这个传统领域的变化也同样引人注目,一致性评价与优先审评政策的齐头并进使得仿制药的竞争结构正在发生悄然变化,传统的仿制药“红海”正在孕育着多个“蓝海”。从国产品种对进口过期专利药的替代、到中国企业优质产品“出口转内销”的积极尝试,再到长期来看仿制药进入通用名时代后的“工商联动”新机遇,仿制药领域从未像今天这样充满挑战与机遇,仿制药的格局可能面临重大变化。但有一点是可以预见的——未来能够制造高质量产品、品种线丰富、把握进院渠道的优质企业必将胜出。

 

2.海通证券(2017年新财富医药行业第三名)

下半年至未来一年最看好的几个细分领域分别是:创新药、创新药的卖水人——CROCMO龙头、高壁垒的仿制药、药店、医疗服务及器械龙头、医药流通。

1)创新药:皇冠上的明珠。预计医药投资最重要、弹性最大的主线将于2018年正式启动。海通证券认为,仿制药赚EPS的钱,创新药赚估值的钱。所以除了对产品管道进行估值外,平台、团队以及支付能力同样重要。

2CROCMO龙头:业绩兑现最快的是药物研发过程中的卖水人。目前来看,国内CRO龙头参照国际水平仍有提升空间。同时,CRO行业正快速向中国转移。

3)仿制药:2018年开始进入产品获批和政策落地的共振期。需要把握一致性评价投资窗口期,看好出口转报逻辑兑现,其中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氯吡格雷等大品种已经进入前三家争夺关键期。

4)零售药店:行业回暖,龙头优先受益。海通证券认为零售药店进入整合大时代,盈利和连锁扩张决定药店的核心竞争力,现阶段更看好并购整合,龙头公司的扩张性具备可持续性。

5)医疗服务:行业增速稳定,龙头远快于行业增速。海通证券认为,随着医疗服务连锁化龙头的规模不断扩大,品牌优势和成本优势将愈发凸显,市占率有望提升。

6)医药商业:估值便宜——2018年之后有望出现业绩拐点。

 

三、投资机会

兴业证券:稳守白马、加仓细分龙头、布局滞涨改善三大投资主线。

1.白马:估值处在历史中枢以上,是确定性的赢家,为整个行业打开市值与估值空间。

1)创新产业链:包括恒瑞医药(600276)、复星医药(600196)、乐普医疗(300003)、泰格医药(300347)。

2License-in 与产品升级:指的是那些销售能力强大,愿意通过合作引进品种进行转型升级的公司,包括华东医药(000963)、丽珠集团(000513)、华海药业(600521)。

3)消费升级:包括高端医疗服务、医药消费品和连锁药店的龙头企业,如片仔癀(600436)、爱尔眼科(300015)、美年健康(002044)、益丰药房(603939)。

2.二线细分龙头:估值合理,投资者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这些领域包括:

1)细分领域专科药:包括长春高新(000661)、康弘药业(002773)、恩华药业(002262)、通化东宝(600867)。

2IVD 中的成长性领域:包括 POCT、化学发光和伴随诊断的优质公司,如基蛋生物(603387)、安图生物(603658)、迈克生物(300463)、艾德生物(300685)。

3)连锁药店与医疗服务:通策医疗(600763)、一心堂(002727)、老百姓(603883)和大参林(603233)。

3.滞涨品种:建议逐步加强配置,绝对收益投资者的理想选择这部分品种主要集中于前期上涨不多(甚至出现下跌)的医药商业企业和部分关注度不高的工业企业,但从估值角度已经 price-in,是绝对收益投资者理想的选择。

医药商业领域我们关注:上海医药(601607)、柳州医药(603368)、中国医药(600056)。

工业领域我们则关注:西藏药业(600211)、翰宇药业(300199)、中新药业(600329)。

 

海通证券推荐:

创新药:推荐恒瑞医药(600276)、贝达药业(300558);

创新药的卖水人——CROCMO龙头:推荐泰格医药(300347),建议关注药明康德(603259)、药明生物(02269.HK)、凯莱英(002821);

高壁垒的仿制药及定价能力的OTC推荐华海药业(600521)、普利制药(300630)、长春高新(000661)、通化东宝(600867)、片仔癀(600436)、济川药业(600566);

药店:推荐益丰药房(603939)、老百姓(603883)、大参林(603233)、建议关注一心堂(002727);

医疗服务及器械龙头:推荐爱尔眼科(300015)、美年健康(002044)、安图生物(603658)、鱼跃医疗(002223);

医药流通:推荐上海医药(601607)、国药股份(600511)、国药一致(000028);

近期推荐:鱼跃医疗(002223)、华兰生物(002007)、恩华药业(002262

 

中信建投看好方向及重点公司

创新药产业链:①拥有丰富管线资源和扎实技术平台的创新药公司:恒瑞医药(600276)、复星医药(600196)、丽珠集团(000513)、长春高新(000661)等;管线重估的:天士力(600535);②中国可能弯道超车的细胞治疗相关公司: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HK)、安科生物(300009)、复星医药(600196)等,细胞治疗服务及生产提供商昭衍新药(603127)、药明康德(603259);③创新药服务提供商:药明系(药明康德、药明生物)、泰格医药(300347)、凯莱英(002821)、昭衍新药(603127)、量子高科(300149)(收购睿智化学)

医药分销板块的触底反弹:上海医药(601607)、国药股份(600511)、国药一致(000028)、九州通(600998)、嘉事堂(002462);

混改带来的投资机会:云南白药(000538)、同仁堂(600085)、中新药业(600329);

器械和 IVD 的进口替代:乐普医疗(300003)、开立医疗(300633)、安图生物(603658)等;关注微创医疗(00853.HK)、鱼跃医疗(002223)、万东医疗(600055)、健帆生物(300529)等;

处方外流趋势下医药零售行业的集中度提升:益丰药房(603939)、一心堂(002727)、老百姓(603883)等;

优秀的连锁专科:爱尔眼科(300015)、美年健康(002044)等。

 

参考研报:平安证券叶寅等《2018年生物医药行业半年度策略报告:行业触底回升,紧握医药产业升级结构性机会》、中信建投贺菊颖等《2018年中期投资策略报告之医药行业篇:坚守好赛道,关注预期差》、兴业证券徐佳熹等《2018年医药行业中期策略:业绩、趋势、行业比较,共铸2018黄金板块》、海通证券余文心等《海通医药·浪潮之巅——医药板块2018中期策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